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

[電影] 《第四張畫》


看完之後的第一個感覺是:果然鍾孟宏還是技高一籌阿,
回想起《停車》看完的時候並不特別覺得好,
但許多鏡頭跟畫面都會在很久之後不經意想起。

《第四張畫》整部片的節奏、色調、構圖都非常棒,
儘管劇情為配合以孩子的眼光為中心而稍嫌破碎,
但鏡頭完全為電影服務的感覺真是好極了,每一個take都傳達了說不盡的話語,
也許這就是導演兼攝影的優勢吧,

這片拿下最佳導演真是實至名歸!

不過我覺得整體來說其實蠻可惜的,
如果能夠在選角上面更謹慎,
大概就不會跟《當愛來的時候》打成五五波了。

選角不夠謹慎,而不是不夠好。

攤開這份星光熠熠的名單,
羅北安、金士傑、關穎、郝蕾、戴立忍,
真是漂亮到不行的硬底子演員大集合,

但是上面這份名單裡面,恰如其分的演員大概只剩下郝蕾和金士傑。

其餘不是太搶戲就是變成路人囧rz

但幸好最主要的演員,畢曉海,真的表現得相當好,
尤其是他的口條,相當符合整片塑造的氣氛,半疏離而又有著小小的倔強,
不虧是台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沒那下金馬最佳新演員稍稍可惜了。

整部片分別以小翔(畢曉海飾)手繪四張畫串起線性結構,
時間軸偶爾拉回過去補敘,
時而真實的重現、時而以口白敘述,兩者穿插我覺得效果不錯,
而也常常藉由兩者效果相呼對比、映襯。

劇組選場地真的選得相當用心,
很多場景一拍就立刻為整部片大大加分。

對底層的人們來說,生活也許就是這樣必須戰鬥,
不奮鬥就是被吃掉、被隱沒在茫茫未知之中,

但鍾導不是帶我們用同情的眼光去看這些現況,
而是跳出來讓我們去思考──

他們都是好人,卻怎麼都要被生活給吞了。

不去批評是誰讓小翔餓到去偷便當、也不去苛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
導演真正要指涉的是大環境的不公,

這些不公讓他們不得不如此:
偷點小錢維生、大陸新娘做酒店妓女、騙點小錢……
但他們「就只是想過日子阿」。

在這些「不得不」當中無奈,
讓觀眾試著反思,不帶太多情緒與怨氣的思考。

沒有《當愛來的時候》的撼動情緒,卻也許才是能夠久留、發酵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