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5日 星期六

[電影] 《希望之國》



乍看之下,《希望之國》要說的是地震與核災,但背後命題更大的是「無力感」。

電影的背景設定在福島核能危機後不久,在長島縣又發生類似的「地震─海嘯─核電外洩」事件。電影以三對男女串起故事,以年齡區分為年紀最長、不肯離開家園的父親和阿茲罕默症的母親;中年組則是迎向新生命的年輕夫妻,兩人對核電的理解和恐懼皆有非常大的落差;年輕組則為無所事事放浪少年和其在海嘯失去父母的女朋友。

2013年1月1日 星期二

[戲劇] 《一桿稱仔》



 (本文首發於《藝術地圖》(Art Plus)雜誌,2013年,一月號)
   
    台灣的劇場看似眾聲喧嘩,然多數的劇場活動仍侷限於台北,且觀察近年台北小劇場的演出,總是不脫「以自身出發的成長故事」、「輕音樂愛情故事」、「國外得獎/經典劇本改編」和「社論議題」四類。雖說議題的選擇理應並無過時與否的問題,然而缺少更多議題衝擊、缺乏更多可能性的想像,還是會逐漸讓台北小劇場的多音趨向單音。儘管《一桿稱仔》仍有許多更加完整的可能,但他們的確提供了有別於台北劇場的氛圍,光是此點,就非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