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

[電影] 《逆光飛翔》


  
《逆光飛翔》改編自視障鋼琴家黃裕翔真人真事,影片中的男主角裕翔、裕翔爸爸以及裕翔妹妹都是由真實事件的人物演出。導演張榮吉也曾以同一題材拍攝紀錄片《序曲》和短片《天黑》,雖然都無緣得見,但也可見導演對這個題材的高度關注。

  片中以兩條主線並進的方式說故事,其一為初入大學音樂系的盲生黃裕翔,開始必須獨立生活,在校園、宿舍所面臨的總總處境;其二則為熱愛跳舞的女孩小潔(張榕容飾),在家庭的反對和生活的壓力下,只能在飲料店打工,壓抑著想飛的夢想。最後兩條線的匯流,其實所要說的也就真的這麼簡單:夢想要怎麼實現?

 而本片也的確是用非常立志的拍攝手法在處理,儘管畫面非常的美、音樂也配得適切,但台詞的說教以及導演幾乎「劃重點」式的重複關鍵台詞,也讓這部片的能有感動稍微少了一些。其實我真的覺得台灣的導演可以多相信觀眾一點,或者多留一點白給觀眾補滿,這並不會讓故事不完整阿。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裕翔因為小時後聽到比賽對手說「都是因為他看不見才讓他拿第一」,所以從此以後不願意參加比賽、不願意獲得評審的同情。當然觀眾可以明白這件事情在裕翔心中留下的陰影,但編導在劇中讓角色重複用話語說了三次,這並不會讓陰影加深,反而是讓觀眾不耐──到底我是有多笨你要跟我說三次。

 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兩個選角,李烈(飾演裕翔媽媽)和納豆(飾演店長),雖然可以體會劇組多少需要一些可以宣傳的看板人物,但這兩個角色的妥協無疑讓電影的重心偏移。先說前者,李烈在這片的演出其實就是非常典型愛子心切的母親,離開宿舍、在窗外看裕翔上課、帶裕翔熟悉校園環境和最後演奏結束激動起立拍手,這都拍得非常「典型」,也都詮釋的非常典型。此外是看板人物所必須承受的檢驗──大家都知道她是李烈,她盡力的、寫實的表演母愛,但這個「李烈是媽媽」的幻覺在劇中始終沒有說服我。再加上導演毫無驚喜的「母愛」表現選擇之下,幾個和老師談話的鏡頭、和小潔說明裕祥不願意參加比賽的緣由等等,真的就更加說教了。而納豆的可惜之處就不是欲加之罪了,他真的非常沉溺於自己「油條」的表演,運用一些簡單的拍點、停頓製造出的笑點也都非常廉價,而導演相信納豆廉價的詮釋是會讓觀眾買單的,也讓整部片的格調降低。

 而兩位主角無疑是本片的大亮點,張榕容比起《陽陽》稍嫌用力的表演,這部片的她真的非常「親民」──她真的是一個熱愛跳舞的女孩,真的是小潔、是一個活生生的角色。包含跟母親互動的小細節、跟裕翔對手戲的自在,都會讓我忘記他是張榕容。唯一可惜的就是他真的不會跳舞,所以舞蹈鏡頭反而流於臉部表情的特寫,但沒有一個現代舞的表演是關注在臉部特寫的。而黃裕翔就像是塊璞玉一般,他的笑、他的難過,都是非常真誠不做作的,那就是他,我們可以看到他跟過去的自己和解的樣子、看到他漸漸理解這個世界的樣子。

 整體來說《逆光飛翔》拍得並不差,甚至看完的一瞬間我想起了《海角七號》,那種人被社會擠到邊緣了,但他們並不放棄,努力的想要找回被看見的方式。片中節制卻又不免俗的立志和溫情,而我相信這些是我們所需要的力量。社會上也總是有會想讓你大罵「操你罵的台北」的冷漠,但也總是會有兩肋插刀的陌生人釋出濃濃的善意,這些都存在,也都需要被正視。《逆光飛翔》的確誠實的拍出這些平凡的人間,拍出平凡人間裡,一個又一個努力生存的足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