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電影] 《牽阮的手》



我們這一輩的人似乎很少談到政治立場,我們處在一個很自由的時代,但反思一些社會上大家的默契(例如避談政治立場),卻反而會覺得我們非常不自由。這種不自由不是因為政治上的高壓政策,反之,而是我們自己所侷限的──害怕被貼標籤、害怕得罪不同立場的人。


我暫且將之歸為「膽小」。所以每當我看見離我們一點都不遠的二十年前,那些前輩們是多麼努力的為了爭取──在今日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權益、多麼努力地捍衛國家主權、多麼激昂的爭取人權時,我都會覺得非常汗顏。

《牽阮的手》的兩位導演,多少繼承了前人的大無畏精神,在今日選擇拍這樣的片,並且承受著發行路上的一切不順遂,努力去記錄這一段幾乎快要被我們遺忘的「當代史」。(很可笑吧,明明就是當代史,但當代人如我,卻毫不知情)導演的勇氣在片頭及毫不掩飾地展現,這的確就是一部紀錄「台灣獨立」訴求的電影,導演沒有迴避、片中被記錄的人也沒有迴避、更沒有討好,他們的訴求很明白,沒有轉圜的空間、也沒有閃躲的意圖。一開始,我對於這樣的「直白」有些許的不適應,一方面跟我自己的想法有落差,另一方面也是從來沒有在認識的人口中聽過「我希望台灣獨立」這樣的訴求。

片中透過田爸爸(田朝明)、田媽媽(田孟淑)兩位不被祝福的同「姓」婚姻,開始緩緩地從說起台灣歷史。片中關注的時期從「台灣光復」說起,二二八、戒嚴、林家血案、美麗島事件、黨禁、報禁、中美斷交、蔣中正過世、鄭南榕、雷震等等,這些名詞我並不陌生,但說的內容,有太多都是我所不知道的。整部電影像是歷史課本的反面,提供了另一種觀看視角來提醒我們今日所擁有的自由民主是多麼得來不易,同時也試圖翻轉國民政府、退出聯合國等等的「課本說法」,而關於戒嚴時期國民黨對於知識分子的打壓,也毫不掩飾的批評,其他像是林宅血案的描寫,更是充滿暗示與不諒解。

我想與其將《牽阮的手》視為一部電影,倒不如說他是歷史課本的背面。畢竟如果用電影的規格來要求,片中的剪接、音效的置入點、動畫的設計,都仍相當粗糙與不成熟。但我並不想要用電影的基本標準去看待他,因為他已經超越一部電影所能夠負載的。片中收納的是我們曾有的不堪回憶、是前人所奮鬥的足跡與刻印、更是我們身為台灣人都應該要知道的。我並不支持台獨,電影也沒有要說服我們大家都來台獨,但是如同伏爾泰所說的:「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電影所訴求的就只是「另一種觀點的可能」。而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在看完電影之後,我想要再更多的了解台灣歷史、我想要再更仔細的反思我們在就學過程中所認知的「歷史」究竟有多麼狹隘及破碎、我想要更提醒自己每一件事情都是帶有各種意識的選擇、想要更小心翼翼的不要對任何事妄下斷語,並且更珍惜今日所擁有的言論自由、集會自由……

我想要謝謝導演,想要謝謝這些前輩的努力;我想要更清楚的知道,「過去,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最後,提供一篇非常棒的文章:胡淑雯〈真實不需要理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