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電影] 《星空》






 非常推薦《星空》。
    
 如果問我什麼是童年?我會說,是我什麼都還不知道的時候、是我能夠純真熱情的信仰每一件事情的時候、是我認認真真地把每一件小事看成世界末日的時候、是我毫無保留地待人的時候……
    
 看《星空》的過程讓我短暫的回到童年,我一再想起《龍貓》,那個帶著我飛翔、帶著我認識這個世界的好壞美醜的那輛巴士──並且記起,原來我們都曾經那樣純粹。

    林書宇導演用他最溫柔的話語訴說青春的殘酷,幾米的畫與文字也順利地與電影畫面結合,成長往往是五味雜陳的,而酸甜苦辣導演都照顧到了,兩位小演員徐嬌 (飾小美)和林暉閔(飾小傑)詮釋的也非常到味,把自己關起來的青春期、不知道該如何訴說疑惑的轉折在短短的對白當中也都很成功地做到了。成長的確不是什 麼太快樂的事情,成長總是伴隨困惑、伴隨認識一個又一個的缺憾,但在這個覺得「沒有人懂我的年紀」,能夠遇見一個一輩子記著你,你也願意一輩子記著他的 人,是多麼浪漫的事啊。只是啊,長大後的我們,真能夠記得我們小時候討厭的大人長得什麼樣子嗎?又真的能成為我們心中所希望成為的大人嗎?
 
  另外,我相當喜歡導演在這部片所使用的「減法」。無論是父母吵架的爆裂情緒、小傑與同學打架的暴力場面、小美面對爺爺死亡的恐懼憤怒,導演都相當聰明的使 用魔幻的效果來消解,透過這樣的消解去除灑狗血的戲劇性,讓整部電影維持在青少年溫柔而困惑的氛圍中,讓我們相信,成長是會看見光亮的。除了消解戲劇動作 之外,導演也選擇大量的留白與不說破,包括小傑的離去、拼圖是不是小傑寄的、多年後巴黎廣場上擦肩而過的人是不是小傑、巴黎缺角拼圖店是不是小傑開的,都 充滿暗示但也都沒有所謂「Happy ending」的肯定。我相當喜歡這樣的不說白,因為導演相信,我們心中的小傑和小美,早就有了一個最好的結局了。

  儘管片中的瑕疵仍舊存在,幾個大人的演技都略嫌刻板,劉若英(飾小美母親)除了酒館跳舞的那段很亮眼之外表現普普,哈林(飾小美的父親)跟石頭(飾老師, 哎呀老師應該要找鄭有傑演的啊,看看《艋舺》中他多麼自然)則是再次證明自己真的不適合演戲,李烈(飾拼圖店老闆)和陳玉勳導演(飾西瓜車駕駛)的出現太 過驚喜而出落在角色之外了。倒是我一開始最擔心的桂綸鎂(飾多年後的小美)表現得非常動人,結局的眼淚整個化解了巴黎一段之於整部電影的突兀。(不過隨之 而來五月天的歌聲又太過激昂有待商榷了)
 
 而童年是什麼呢,我想起片中踽踽獨行的藍色大象,和成群的摺紙動物們活生地的飛了、動了起來,想起那時我們不知道設限、不知道「做不到」是什麼都年歲,想像力在腦袋中馳騁,像那列脫離軌道的火車,駛向阿里山森林中的神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