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7日 星期四

[戲劇] 《琴弦的秘密》




 今晚剛好有機會到劇團看排,距離正式演出還有兩個禮拜,但完成度已經很高了。用一句話概括來說:形式上這齣戲是不需要看字幕的《神諭》,內容上是沒有國族主義負擔的土耳其版《茉莉人生》。

  我對沙丁龐客這個劇團一直都相當好奇,但無奈多次錯過,前幾年有一次實驗性的在火車上的演出,錯過了尤其扼腕。好奇的原因有二,其一為導演馬照琪曾是(極夢幻的)賈克樂寇學院的學生,其二為「劇團自己養自己的演員」這個在台灣非常創舉的行為。我尤其欣賞該劇團與演員的供需模式,每一個劇團的特色不同、所需求的演員狀態也不同,我想沙丁龐客是非常清楚自己需要的演員樣貌,所以才能夠以這種長期合作的方式做演員的培訓。在今晚的演出當中,演員所展現出來的,便是這種合作方式下很棒的成果。

  《琴弦的故事》講述的是少年阿塔圖為了治療父親的病而踏上旅程的故事,是一個蠻標準的「成長故事」。「踏上旅程」一像是劇場迴避的,畢竟劇場這個媒介並不擅長一再的轉換時間和空間。但我覺得這次處理的蠻好的,在不追求寫實的前提之下,運用大量的演員肢體、現場配樂和投影來呈現時空的轉換。再加上說書人的設定讓觀眾和演員有了「默契」,在簡單的舞台上得以完成這個龐大的敘事背景設定。

  而演員也的確如同前面所說的,是非常「恰如其分」的演出──他們不一定是最好的劇場演員,但的確是最適合這齣戲的演員。尤其演員程度的齊一性也非常高,幾乎看不出哪個演員實力特別弱或特別強,演員就是同心協力的完成這齣戲。這種「強烈的合作感」在現場感受特別明顯,也的確動人。再加上導演選擇了「面具」作為貫串整齣戲的重要元素,每一個演員都戴上面具,但面具僅遮掩住臉的上半部,這樣的面具使用使每個人的面貌不容易被辨認(但角色透過服裝、肢體等等是不會搞混的),但是卻更加突顯了面部表情,是非常成功的選擇。

  旅途與成長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生命議題,也許你經歷過了、也許你正在經歷,《琴弦的秘密》選擇充滿希望地訴說來處理成長所面對的挑戰、不安與妥協,提供一種溫暖的態度來觀照「長大」這件事。兩週後正式演出,推薦給朋友們,我很期待屆時演出的完成度可以更高、舞台上的整合可以更加順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