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

[戲劇]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最後一刻買了票,因為果陀實在讓我心寒了好久,畢竟一回想起《針鋒對決》、《回家》兩齣可怕的改編作品,就實在令人卻步。但真得好謝謝果陀劇團,謝謝你又再度變得這樣誠懇而實在,我等這樣一個有良心的大劇團等了好久、等了這樣的一齣戲等了好久好久。

劇場並不是太景氣的一個行業,即便是知名演員、知名導演,往往也必須像生存的艱難妥協,所以果陀引進一些演藝圈線上歌手、演員參予製作的態度,我是予以肯定,畢竟要帶新觀眾進劇場實在不是太容易的事,而果陀的確在這方面做了努力。

但另外一方面,幾個大劇團不約而同的引進線上藝人參予戲劇,卻也導致戲劇圈的一個「高下之分」。劇場人有專業的堅持、有對演員的最基本要求,但幾個大劇團卻往往在「商業」和「品質」之間偷偷的打了折。導致「商業劇團等於水準參差」,「我不看果陀/屏風很久了。」幾乎是這些老觀眾最深的無奈。但這回阿亮(卜學亮)卻完全用演技證明了演藝圈也不是吃軟飯的,也是可以用現場的用出說服、感動觀眾的。

回到戲來說,多年前看了《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原著小說,並不是太感動,猶記得略微說教的言語讓看小說的過程有些許的不耐,反倒是對來不及道盡的師生關係有更大的嚮往。而此回舞台劇卻完全沒有這個問題,導演的重心很清楚,他就是要談「人」,就是要談「人與人」。所以旁支的情節或更多得道裡都被大把的捨棄,我覺得是一個非常棒的選擇,透過這樣的「減法」,反而將劇本凝聚成很精煉的情感發酵,觀眾不需要去思考他說得道裡、不需要跟教授辯證,觀眾只需要入情,然後感動隨之而來。

原先擔憂改編作品的說教意味會讓整齣戲的步調緩慢,甚至乏味,但完全不會。導演的節奏感非常漂亮,透過黑衣人的進出場、演員的舉手投足,跟觀眾建立起非寫實的時間流動感。看似無聊的走位設計──金士傑所飾演的教授因為漸凍症而必須長時間坐在輪椅、病床上;同時為兼顧他的獨角戲分,又必須將不動的輪椅幾乎安排在中下舞台。而阿亮飾演的學生則必須不斷與老師互動,走位也僅能繞著老師打轉。

這真的是非常無趣的走位,但因為導演跟觀眾建立起的時間流動,我們可以忽略這樣無趣的走位,甚至在這樣的無趣之間,感受到時間流逝、死亡逼近的焦慮。

而這齣戲的「減法」不只在走位,更在設計群上。很簡單的燈光、音效,很不花俏的舞台設計,對整齣戲來說就是「適合」,不喧賓奪主、不譁眾取寵,設計群們就是很適切的讓這個作品變得完整。導演讓戲回到很根本的狀態,讓兩個演員有很大的空間發揮,許多場戲的尾聲都是由金士傑獨角戲配上一盞燈,詮釋漸漸老化的過程──例如掉落的茶杯、近在眼前卻怎麼樣也放不到口中的沙拉、抖動的手等等。沒有音效、沒有對手,就金士傑一個人,讓全場觀眾屏氣凝神。

舞台上眾人各司其職,沒有搶戲,就是很合作。

終歸來講,這樣的劇本能夠用這樣簡單的手法來呈現,還是因為他富有很強的渲染力。面對死亡是恆久不變的主題,自在的說再見更是,導演著重在這些大家所害怕的──死亡以及離別。我想我也向男主角一般,不敢且不會面對生命中的離別,只是這些不會且不敢是無法「教」的,只能在體驗之中慢慢的坦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