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7日 星期四

[電影] 從《得閒炒飯》到《性福拉警報》

這兩片連續看下來真是爽快,分別在兩個時空架構之下討論不同年齡的同志婚姻/家庭觀。香港片《得閒炒飯》以一對分別意外懷孕女雙性戀來探討生與不生的議題;而美國片《性福拉警報》則以一對年過半百的女同志伴侶所組成的家庭作為背景,討論借精生子的後續問題。

兩部片都拍得相當好,所挑選的演員也都非常厲害,安娜特班寧、茱莉安摩爾、吳君如和周慧敏,恰如其分的詮釋角色之間的掙扎,讓這兩片都因此亮眼不少。(希望安娜特班寧可以如願拿下小金人)

《得閒炒飯》的導演是我相當喜歡的許鞍華導演,從《天水圍》上下兩集的巨大差異,就可以感受到這個導演觀察事情的多面向,其所描繪的幸福香港、黑暗香港,透過攝影作品誠實得來面對現處社會大環境所面臨的狀況,不加以美化、亦毫不掩飾,僅只是全然自在的擺上桌來,讓觀眾自由心證。我喜歡他面臨自己所觀察到的社會現象的這種「分享」行為,不批判、不先入為主的有立場,反之讓觀眾看完之後內心不斷反芻,達到更多討論的可能。很幸運的,《得閒炒飯》就延續了這種議題性。

導演並不絕望,但也不太光明,社會怎麼樣,那就怎麼樣吧,事情總是一體兩面,有打的火熱的熱戀,也就有必須面對如何一起走下去的相處。多元家庭的想像和建構在片中慢慢的塑造出來,劇情的張力在多重關係的角力中顯得緊湊,大議題輕放、小議題深談,讓這部片可以維持喜劇片的風格一路笑鬧到尾,大概也是導演功力相當強吧。

《性福拉警報》也是如此,故事的開端從一個完整的同志家庭開始說起,兩個媽媽、一雙借精生子的兒女,看似幸福的四人家庭,卻因小孩子年紀漸長,好奇起起自己的「親生老爸」是誰,而讓這個「血緣老爸」介入家庭,引起一連串的風波。其中鐵T的形象相當清晰,也透過這個角色對大男人主義進行了批判,並透過這個角色的「控制欲」,造成了家庭中許多的衝突和對峙狀態,然而導演卻又柔軟而溫柔的提醒我們,親情的建立正是在這些難堪、怒吼和爭執,這些不只是同性戀家庭的困難,也經常會發生在異性戀家庭之上,回歸到家庭或人的時候,同性戀不再是整個社會所「特出」的意外狀況,反而人人平等、家家如此。

但我覺得有點遺憾的,這兩部片都避談了同志兒女的自我認同,但這部分卻剛好是我以為「同志家庭中要有小孩」最關鍵的問題。在我的想像,這或許是跟校園霸凌同等嚴重的問題,小孩子如何面對「別人都是一個爸爸一個媽媽」,自己卻是「兩個媽媽沒有爸爸」的不公平狀態,而他又是如何面對同儕之間鄙夷的眼光,像白人歧視黑人那般的說著。

也許社會的壓力對美國和香港來說並沒有那麼大,但我還是不認為這是一個可以被忽視的部分。畢竟小孩並不是父母的產物,父母也沒有權力把小孩丟到一個明知會被嘲弄的環境被辱罵、在哭泣與自卑中長大的童年。

總之,這兩部同志電影都是一種「與社會現實的接軌」,比起台灣許多導演的自溺風格、台灣電影「過度消費」同志議題的電影圈現況,真是重要得太多,我想同志片並不是拍給同志看,(儘管大多數的台灣同志片的主打族群都是同志不然就是文青囧),但能夠走出小情小愛,真實面對現實生活中平淡、情褪的時刻,才有可能讓同志之愛不只是年輕時的恣意妄為,也才有白頭偕老的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