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戲劇] 《海納穆勒‧四重奏》

一進場是淡淡的咖啡香
鋪在地板上的咖啡渣很美,有沙灘的感覺,
隔離彷彿監獄的主畫面,走過去之後就是另外一個世界,也有類似腳印的遺留。


呢喃的法語播放著,輔以輕音樂淡淡的鋼琴聲搭配,
讓觀眾慢慢進入戲劇世界。

巨大的投影版相當美,影像效果也不錯,
以入場觀眾即時錄影和舞台現況(兩個演員似睡似死的躺著)為背景,
再配合《海納幕勒四重奏》劇作家的頭像和節目名稱。

開演的時候由鋼琴家來一段類似說書人的引導,
先是法語,再突然意識到觀眾聽不懂法語,而改成英文, 
稍微講一下這齣戲要談什麼,關於sex、love等,
蠻幽默的,一方面提醒觀眾手機部要發出聲音等等
(也順便開了導演Baboo的一個小玩笑XD)

投影讓人想到近期兩個比較紅的作品:歐斯特賣耶《哈姆雷特》和王嘉明《膚色的時光》
當然精緻度沒有歐斯特賣耶那麼強,但導演意識很明顯,
藉由投影機來帶鏡頭,希望觀眾看什麼、放大什麼,
也用了負片、反白等等效果,同時再輔以色片、疊影,
各個場景的基調透過投影可以讓觀眾稍微抓到一點東西。

舞台設計以一個大的投影版從觀眾區(下舞台)為至高點,向上舞台傾斜,
是牆壁也是投影版,也是更大的一個框架,
中間的主要區塊是由透明壓克力板所圈出的一個長方形,
長方形的近中間處擺放了一架平台鋼琴,
演奏者就在平台鋼琴處彈奏,彷彿無關卻又存在於舞台相對重要的位子上。

看似無關的舞台卻有相連,長方形的透明空間像是圈養動物一樣,
又像摔角的的競技場,

兩個演員在之中遊戲、角力、互動、蠶食鯨吞、愛,
我喜歡這個舞台設計 簡單大方而且明瞭。

透過透明的視窗來觀看,觀眾像是看動物又像是被動物看,
演員用力的撞上透明壓克力板,或者在裡面對著外面動作,
對觀眾來說有一種距離感,卻同時也是一種安全感。

所以當最後面的一層黑幕降下時,
這個壓克力板就立刻變成鏡子,可以做影子的雙重甚至三四重效果。


但文本卻讓我相當疏離,
我想這主要是歸因於導演對於聲音的要求。
時而呢喃時而低迷、大量的法語重疊, 
有時是法語大聲有時是中文大聲,
能聽見的句子像是被標示起來的,只能聽到那幾句重點,
但我沒有辦法立刻把這些重點吸收,反而立刻就忘了。

我不太理解這樣的安排,
至少對我而言,至樣的安排是蠻催眠的,觀眾沒辦法關照到這齣戲更多面向,
甚至連單純的說出「這齣戲在說什麼」都沒有辦法,
只能幽微的感受到兩個人之間的角色扮演、強勢弱勢、主動被動。 

本來這個劇本就是相當風格化的語言,
拼貼碎裂、跳躍不連續的情節,
儘管如此碎裂,
我想,「說故事」或「傳達意念」都還是一個導演基本要交代給觀眾的,
文本拆解後觀眾能夠接收到的意象和劇情都不夠多。

不然看完就只會好佩服演員的能量,
但不會覺得演員把角色詮釋的好,因為根本就沒有辦法入戲。

印象深刻的片段反而是重拍子的音樂(幻想)片段,
對角色而言像夢中且歡愉的享受著短暫的契合,
但對觀眾來說是強烈的感受,反而有醒來的感覺。

刻意對峙的空白,演員跑下舞台衝進觀眾席,
(通常這時候我會克制自己不回頭去找演員,既然導演決定要讓演員消失的話)
大概任由場上的空白維持了三五分鐘,
一開始覺得尷尬和等待,後來反而喜歡這個凝止的片刻,
把舞台好好看了一回,像是短暫的中場休息,稍微平靜一下等下一場。

結尾的食物大亂鬥,
也是一個相當常見的手法,大概食色性也吧,所以食物總和性脫離不了關係orz

但我蠻喜歡這次的對比,由鋼琴師拿著手上的紙袋,開始吃著麵包,
接著他開始把食物四處亂丟,但他依然維持他個人姿態的文雅,
兩個演員則是像瘋了似的四處搶奪、追逐丟出來的食物,
印象最深刻的一景就是當演員筋疲力竭又髒兮兮的累倒在地板上之時,
鋼琴師拿出紙巾擦了擦嘴角的麵包屑,然後若無其事的繼續彈起鋼琴。

刻意文雅的鋼琴師和演員失態、玩過火、欲罷不能的對照,
製造一種不協調的突兀感,卻是相當耀眼,是整場戲我最喜歡的一個片刻。

而最後我很想好好討論關於演員脫光這件事情,
最後一幕女演員「被」脫光,再「被」穿上高跟鞋,最後倒下似乎是死亡。
高跟鞋和脫光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不是第一次再劇場看到演員脫光,
但是幾乎對於那些片刻沒有特別的印象、也沒有特別可以觸發理解的經驗,
我覺得脫光基本上就是不讓觀眾專心 ,
不管男生女生,再怎麼樣觀眾都會轉移視線,
甚至可能心思漂走,很難感受在戲的當下,
所以儘管大膽,看似前衛,但意義何在?

Baboo想要用很暴力的方式來表達這一場愛與性與扮演的旅程,
但看完反而是疼惜演員,
我覺得我永遠都不可能可以理解演員那樣的在台上是多麼的勇敢,是多麼的痛,
也不知道演員們究竟認不認同這樣表現殘酷的粗魯兇暴,

是阿舞台很美、燈光很美、
但又怎麼樣,這不是一個整體、不是一齣戲,
觀眾也沒有看懂,
這樣,是導演想要的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