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連看了幾部法國片,在某種不明的嚮往之下產生「法國好開放、好自由」的這層假面,也漸漸揭露。所以《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還是不免談到同性戀的原罪,提醒我們在看到同志婚姻法通過的同時,還是有一群人,很大的一群人,篤信著同志婚姻不應該存在。
而《媽媽要我愛男人》做的是另一種努力,透過談論性別的開放,正好來反映整體社會的保守。男主角是個不擅運動、有點戀母情結、喜愛模仿、表演──尤其熱衷扮演女性──的男孩,所以這個家庭先入為主地以一種「娘娘腔就是同性戀」的假設施加於男孩之上,並且以一種豁達大度的心態告訴男孩,「沒關係的,我們也愛同性戀」。
影片所建立的最大突破便是針對這種先人為主、並且熱衷幫別人貼標籤的行為來討論,並反思人們不斷建立起來的、各式各樣的刻板印象枷鎖──本片的關鍵在於「娘娘腔一定是Gay(嗎)」,當眾人以一種開明的姿態張開雙手接納娘娘腔的男孩,跟他說你是Gay,It’s OK,我們還是會愛你,但娘娘腔的男孩卻從來沒有意識到「我是Gay」,他所有的行為都只是出於「大家喜歡我這個樣子」。
當「成為Gay」也變成一種眾人的期待時,男孩只能越來越往那個方向去:因為媽媽喜歡他那個樣子,所以他越來越娘娘腔,因為哥哥爸爸都知道他運動不行,所以他也樂得在運動場邊成為幫男孩加油的女孩。而這種自我認同的障礙(我是男孩、我愛男孩 v.s 我是女孩、我愛男孩)也終於在男孩努力試著成為Gay,卻終只能沮喪地逃離Gay約砲之旅後正式浮上檯面。
但幸運的是愛慾來襲時會證明了一切,當媽媽強硬地跟兒子說「證據呢,你憑什麼證明你不是Gay時」,整部片的調性都變了,從前面胡鬧瞎鬧一轉而成荒謬中的溫馨感人:當母親向兒子索求「證據」來證明他的性向、當兒子發現,原來媽媽出於一己的占有慾,不希望兒子喜歡上別的女人,而拼命將他導向同性戀時,當兒子發現,原來那些對同志充滿包容、開明的表現其實並不如他所見的那樣寬容,而反而是出於一個母親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時,兒子選擇原諒。
那個原諒中包含得是無比的歡欣,他再也不需要為了證明自己是Gay而去Gay Bar約砲、再也不需要為了證明自己不是Gay而跟媽媽吵架,他再也不需要害怕,害怕自己是不是不一樣。因為順應著天性,他遇上了一個他愛著、也愛著他的女孩,他成為他自己,無關Gay,也無關不Gay,是Gay或者不是Gay的這個標籤從此撕除,因為他是他自己,他愛著人、也被愛著,那真是太感人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