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4日 星期六

[戲劇] 2013年度戲劇回顧


囊括舞蹈、戲劇、戲曲今年總共看了五十五場演出,因為各種原因而錯過的重要演出包含陶維均《本能》、日本青年團《三姐妹》、櫻井大造《黴菌市場》,除此之外感覺自己會喜歡的演出應該都沒錯過,所以就自己有看的先來討論。

年度最喜歡華語劇場作品:

1. 《雷雨2.0》,導演王翀,水源劇場。
2. 《伊底帕斯》,導演宋厚寬,牯嶺街小劇場。
3. 《在日出之前說早安》,導演楊景翔,實驗劇場
4. 《非常懸疑》,導演王子川,華山烏梅酒廠。
5. 《你用不上那玩意》,導演彭子玲,牯嶺街小劇場。

五檔演出中選了兩檔中國的,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無論是我過去在北京的看戲經驗,或是這幾年透過台北藝術節、廣藝基金會介紹來台的中國作品,對我來說還是不喜歡的居多,更不要說想到更富有挑戰性、更應該實驗性強的小劇場作品,怎麼會想得到中國小劇場會走在台灣之前?

但今年這種感覺卻是特別強。

王翀導演的《雷雨2.0》大概是上述五個作品中爭議最大的,有些人會覺得他面對經典的態度不莊重、也有些人覺得舞台上的電影片場不過是個噱頭,但對我而言,在看戲當中我看到王翀的謙卑與努力。

台灣劇場目前還沒有經典,這是我們的幸運,也是我們的不幸。而曹禺是中國劇場的神級人物,受重視程度比起挪威的易卜生、俄國的契科夫有過之而無不及,每個導演要證明自己都得導導看《雷雨》。那《雷雨》被導了這麼多次,後起之秀能處理的方式早被前輩處理完了,要如何推陳出新?王翀找了一種辦法還是從感情面出發,時代改變,諾拉走出家門都嫌突兀、更遑論一胎化後的中國哪來大家庭亂倫如《雷雨》?

所以導演幾乎捨棄了敘事,觀眾記得故事也罷,忘掉更好,舞台上是一個片廠(這一定經過無數次排練與精密計算小心執行,《SMAP X SMAP》在執行上難度高沒錯,但對精確的執著就明顯不如,更不要說技術問題百出的《大雄與誓言之日》,都應該要求更多,小劇場精神並不是隨便,而是實驗),片廠展演的是多組關係的對照,是情感的追求與放手,是個體與關係之間的掙扎,這些存在於經典《雷雨》,也存在於現代人心中。


 年度最喜歡表演:

莫子儀,SMAP X SMAP》(導演:王嘉明)
顧寶明,《超級奶爸》(導演:梁志民)
陳敬萱,《伊底帕斯王》(導演:宋厚寬)

劇場演員不多,看了三五年下來很多都是熟面孔,若演員又常常和特定導演合作,表演方式就容易定型,對我而言表演上已然很固定的,年長一點的有徐華謙、姚坤君,年輕一點的張Winnie、王宏元、施宣卉都是例子,但我非常驚喜的是莫子儀依然如白紙一般,可以隨著各個導演迸發出不一樣的火花。《SMAP X SMAP》中演員極多,王嘉明導演的戲又不容易讓演員有長段發揮的空間,但莫子儀卻非常非常成功的演繹了各種角色,年度最佳演員非他莫屬。

年度最喜歡學生作品:北藝大《金龍》,張健怡導演

台南人劇團做過《金龍》,還特地邀請了德國導演提爾曼寇勒來處理這個德國劇作家所書寫的劇本,去年夏天在松菸偌大的場館中演出。而北藝大的演出立足於台南人的演出之上,在時間掌控上為台南人的一半(北藝大版本一小時、台南人版本兩小時),在面對《金龍》這個充滿「扮演」的劇本時,做了非常紮實的劇本分析,讓觀眾能夠對於演員穿梭全劇不停地扮演各式角色找到一種解釋、對照與呼應。

面對強勢文本劇組所展現出的精煉而扎實,不僅是北藝大畢製中少見,更絕對是全台灣大四學生中沒有幾個做得到的。更不要說整個劇組在合作上給人一種相當愉快且游刃有餘的自在感,坐在台下感受到演員不做作的自信、不刻意的口條,就是互動、丟接並且合作,實在是誠懇而厲害的作品。


年度最喜歡的策展:林人中,新點子劇展「一代粉絲:JAPAN

兩廳院的新點子劇展終於策出一種主題性,這實在非常令人感動。林人中所發想的「一代粉絲」,邀請了四位導演分別就四個面向來討論日本對台灣的影響。七年級生如我,正是經歷過「哈日」階段的一代,而隨著時間流逝,「哈日」也逐漸從貶抑詞變成不那麼貶抑,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我們,或多或少都曾經受過日本流行文化的影響。四位導演選擇了椎名林檎、荒木經惟、哆拉A夢和早安少女組作為起點,並各自長出了截然不同的樣貌。

當「粉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當「迷妹」成為一種自我認同,當這些「名人」在不同的文化處境下找到另外一種生存之道,這些討論深入而有趣,也和王嘉明導演以《SMAP X SMAP》為時代下的一筆註腳交相輝映,非常棒的一個策展計畫,若日後還有香港版、美國版,想必能挖掘出更多有趣的反思。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廣藝基金會持續主辦的兩岸青年劇場平台,也帶了許多有趣的作品,今年我非常喜歡的作品《非常懸疑》便是由這個策展所推出,透過北京駐點的觀察,帶給台灣小劇場另外一種不一樣的表演形式、語言方式,並積極主辦演後座談加強兩地觀眾的交流可能,也是用心且值得繼續期待的策展。


年度最沒有誠意作品:4.5.6.7.》,方意如導演

說實在,今年的演出中自己很不喜歡的作品也不是沒有,如小劇場學校的《昆西莫多》、上海崑劇團《邯鄲夢》、田沁鑫《青蛇》等等,都讓我看得坐立難安,但「欣賞」這件事本身就極為主觀,上述三個作品我也頂多能說是「不合胃口」,而絕對不會說「沒有誠意」。

但今年看的這檔《4.5.6.7.》雜耍暨物件劇場,卻是讓我打從心底覺得夾腳拖劇團不尊重觀眾、不尊重劇場、也不尊重專業。原先會購票是因為三位演員陳星河、薛美華、楊元慶都各有專精,很好奇偶戲、溜溜球、水晶球和投影可以如何合體呈現。

然而進了劇場才知道慘,劇團先延後開演時間(我看周五晚上那場,足足delay快二十分鐘),等到開演之後也並沒有做出一個完整的作品,《4.5.6.7.》所呈現出來的充其量就是(不怎麼特別厲害的)雜耍技術,不僅沒有概念(號稱的「物件劇場」是什麼?拿幾個物件並借重觀眾想像力成為各式各樣符合舞台需求的道具就叫做物件劇場?)、沒有劇情(冒險?到底發生什麼事情根本看不出來,編導捨棄語言後也拿不出適當的肢體或其他方式來取代,只剩演員尷尬地在台上不時發生各種頻率的怪叫聲),節奏跟拍點也亂七八糟,首演場更是有數不勝數的技術問題,噢對了還有選擇了一個非常差的場地,隔壁場地演出的band干擾極大。

打著「雜耍暨物件劇場」的名號初試啼聲的夾腳拖劇團給了我非常非常差勁的第一印象,也不要唬台灣觀眾沒有看過好的雜耍技術,前年來台灣的國外新馬戲作品《運動學》(關渡藝術節)太厲害就不說了,國內也有雜耍作品如黃明正《透明之國》、偶戲也有飛人集社《初生長大的那一天》、三缺一劇團《男孩》可以當作很棒的前例。打著太陽馬戲團回來做出這樣的作品實在是太對不起觀眾。

4 則留言:

  1. 回覆
    1. 《金龍》真是很棒的作品呢,雖然說有台南人版本示範於前,可以讓他免於犯下許多錯誤也許有點小吃香,但還是要再說一次,這只是一個新導演初試啼聲之作,未來很值得期待阿~~

      刪除
  2. 想知道年度「非華語劇場」排名!然後王子川那個,是《非常懸疑》嗎?(好懸疑)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天啊我太糗了,完全誤植阿阿阿阿QQ,感謝盧姐orz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