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電影] 金馬五一,獎後小記


他們說,「選好的」,說著有多不屑自己的父母看顏色投票,說自己的父母「沒救了」。然後轉頭說金馬獎怎麼都讓中國拿走了,更酸一點的人說金馬變金雞了啦,他們繼續說,台灣電影應該被保護,說金馬獎應該要考慮國籍,他們不知道婁燁的片在中國常常被禁、不知道許多在金馬獲獎的電影甚至在中國沒有上映的機會,他們說這種(被禁的、沒機會上映的)片要來統戰我們了,他們繼續說,繼續說。

然後,陳湘琪得最佳女主角了,

然後,他們繼續說,繼續說,他們不進戲院,他們甚至不願意看陳湘琪獲得女主角獎項的《迴光奏鳴曲》(註1),他們繼續罵金馬獎拿納稅人的錢給中國人獎,他們一直說、一直說。他們幾乎要忘記金馬關乎電影,他們轉頭繼續說,被獎盃肯定的國片依然在院線相形失色,好像很關心台灣電影的「他們」,繼續走進戲院看台灣電影以外的電影,然後,繼續罵台灣電影「產業不好」、「品質不佳」、「怎麼就拍不出好作品呢」。


而今天我覺得受夠了。

比起「把獎給最好的作品」這種無庸置疑的事情,比起吵得沸沸揚揚的愛國情懷(事實是,台灣電影今年就是比不上人家,這不僅是實力問題,更是風度問題,難道輸了就大哭大吵開車撞法院?)比起上面這些問題,難道今年金馬獎沒有更嚴重的問題嗎?

有,我認為有,而且根本就是根深柢固造成台灣電影腐敗的人情問題。

我要討論的是我認為今年爭議最大的獎項:「最佳原著劇本獎」,該獎由易智言導演的《行動代號:孫中山》所獲。《行》片拿下今年度台北電影節及金馬影展的雙料最佳劇本,台北電影獎的參賽資格為台灣電影,歷經九位評審,可以簡單的推論「多數的評審認同《行》是今年台灣最好的電影劇本」;而金馬獎歷經初審、複審、決審三關的評審過程,一部劇情片會歷經24位評審,最後拿下最佳劇本,也當然可以推論「評審普遍認為《行》是今年最好的華語劇本」。

從劇本階段開始,《行》片可說是備受關注,一路上也貴人不斷。拿下了101年度國產電影長片輔導金一般組最高額的一千萬補助;102年金穗獎暨優秀電影劇本獎,獲15萬元的補助。在普遍不景氣的台灣電影製作中,《行》片可以說是啣著金湯匙出生的作品。

初看《行》片的介紹時,我也深受其吸引,簡言之是貧窮交不出班費的國中生,在同儕壓力之下,籌策了一個「偷孫中山銅像去賣」的計畫的故事。整部片的核心概念涉及了易智言導演念茲在茲想要反映、抵抗的「貧富差距」議題。這樣一個說我們時代的故事、這樣一個關心台灣現況的劇本,在走進戲院前,我都非常期待。

直到劇終的那一刻,我真的再也不能喜歡這部片了。於是我開始想,是我的問題嗎?「他們」都說這劇本好,那可能是我不懂劇本吧?我開始找各式各樣的影評、資料、評審意見,想要知道「《行》到底好在哪?」但直到現在──電影上映過後的四個月後──我仍沒有看到「關心貧富差距」以外的話語,來告訴我、告訴觀眾:這個劇本究竟好在哪?

我想這才是最大的問題。他們當然可以說「為什麼不是《KANO》得獎」,但身為評審,難道他們不該說說「為什麼《行》得獎?」在搜尋評審意見的過程中,我看到兩份資料,其一為台北電影節的評審意見(註2),其二為金穗獎的評審意見(註3),金穗獎的意見簡陋到非常誇張,但仍可以觀察兩個意見幾乎都直指這個劇本有非常好的點子,但好的點子就是好的劇本嗎?除了點子之外這個劇本還有什麼優點嗎?我始終沒有看到。

這麼說吧,我認為,《行》不是一個好電影劇本,但是他囊括了幾乎所有台灣電影的補助與獎項,而同時,透過可見到的評審意見,我也對評審是否真的那麼肯定《行》略帶保留(若真的那麼肯定,會沒有辦法好好地告訴觀眾這個劇本好在哪裡嗎?會只能不斷肯定該片的「關心貧富差距」的初衷嗎?)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在那些給獎過程中,是否也曾有這樣的浮光掠影曾經浮上心頭,想著他這麼多年的電影圈也不是白混的,想著今天我評你的作品給點補助、明年你可能就是評審了可以多給我點預算吧?想著他是大老耶,前面那麼多人都肯定了,我不肯定嗎?

這實在是很嚴重的指控,對一個關心金馬獎的影迷而言,這樣想實在是玷汙了我對近年金馬獎獨立而純粹的美好印象,但我真的不知道,在評審們可以信誓旦旦的說「金馬獎沒有政治介入時」,是不是也可以同樣信誓旦旦的說「金馬獎沒有人情壓力」。

而我多希望,這只是我多想。


1:《迴光奏鳴曲》上映廳數兩廳,上映日期總共20天,台北票房47萬。
2:台北電影獎評審意見:http://www.taipeiff.org.tw/Taipei_award.aspx?FwebID=364d75d9-c476-4d58-bf6e-420a1de4c034
3:金穗獎評審意見:http://www.movieseeds.com.tw/upload/goldenharuest_prizer/20140506095304.pdf
4:我支持台灣獨立,支持台灣電影,今年金馬入圍的電影除了《白日焰火》和《闖入者》之外幾乎都在電影院看了,我認為,沒有看過那些作品的人,根本沒有資格討論誰該得獎的問題。我很喜歡《KANO》,但也完全同意《推拿》和《一個勺子》在電影藝術上走得更前更遠,而且,沒有得獎從來不意味那就不是一部好電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