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8日 星期六

[戲劇] 《你用不上那玩意》




1948年,喬治‧歐威爾寫出《一九八四》,預視極權時代與監視行為的駭人之處。2013年,烏犬劇場演出《你用不上那玩意》,偷渡了《一九八四》中「老大哥」(Big Brother)的指涉,除了探討同樣的權力、政治與壓迫之外,更加強了社會邊緣人的孤寂書寫。

《你用不上那玩意》的導演彭子玲,是一位我非常喜歡的演員。她曾參與過帳篷劇與差事劇團的多項作品,也曾與再現劇團合作《第八日》,從其選擇參與的作品脈絡中便可看出,她是一位對社會議題、中下階層非常關心的創作者,而這次當然也不意外。

全劇的背景設定在2006年(而最尷尬的還是,關廠工人、無薪假、學運等各式各樣的抗爭,放在今年今時,也完全成立)的台北中正紀念堂,四個男人排排坐在舞台上開場,接著逐一起立,站到椅子上背對觀眾,開始撒尿。這是一個冷調而又諷刺的開場,隨著四個男人的談話內容,觀眾開始漸漸明白這是一場集會,一場反藍綠鬥爭的學生集會。然而,這樣一場以「學生」之名的集會遊行,從頭到尾卻只有一位學生在場。

《你》劇運用四位男性作為表徵,談的不僅是學生運動,更是不同年齡的生命如何面對生命、面對環境的無力:沒有朋友的二十歲天真大學生(黃煒翔飾)、宣稱自己是愛知縣貴族的三十歲混血流浪漢(陳彥斌飾)、在公司外派大陸或是裁員的二選一選項中出軌的中年男子(張圾米飾)、被迫提早退休與妻子離異的五十歲前報社記者(何曰昌飾)。四個孤獨的生命聚集在廣場,面對著蔣氏集權的幽靈,吶喊著四十年前、三十年前、二十年前、十年前──和直到現在依然存在的,那些年復一年的不公不義。

而這樣的群眾運動,如何透過四位演員具現在舞台上。運用得相當高明的是大量的椅子,整個舞台上近乎單調、灰暗的顏色,在加入了彩度極高的醒目紅椅子之後便完全不一樣。椅子是一體兩面的象徵,透過演員不斷的抽出椅子、排列,以說服觀眾有大量群眾在場的「多數」象徵,卻也是告訴觀眾根本沒有人來的「缺席」者。椅子既是平和靜坐的必需品、抗爭暴力的武器、平放時又可成為信仰中的秘密通道,直立時,則象徵著被神話出的、讓我們團結的、不知名的巨大他者。

編導相當聰明使用「想像力」來消解抗爭的暴力,也就是,將這場僅有四人參加的抗議行動後設為一場想像的抗爭。儘管場上四人運用椅子、肢體和聲音來具現群眾運動──漫天價響的吼叫、胼手胝足的抵抗鎮暴警察、透過廣播的傳遞彷彿真的聚集了一大群民眾,彷彿大家站在同一陣線,彷彿真的有那麼個巨大的某人急需被打倒,但隨著時間流逝,充當武器的椅子逐一崩毀,重複的動作及吶喊聲漸次消音,觀眾也才漸漸明白,原來群眾集會的本質是孤獨──就像那點不著的火,和那不在台灣的台灣之光。

無處可去的人們來到集會現場,各自談論著各自的訴求,每個人都希望被看見、被傾聽,有人在抗議現場找到自我價值,有人在抗議現場滿足空虛,也有人利用群眾運動作為進入演藝圈的跳板。看似以某一訴求為名的群眾,實則是各式各樣、五花八門、根本無法被定義的烏合之眾。《你用不上那玩意》重新省思了群眾運動的本質,提醒以抗爭暴力為名出師的運動者,實則又是一個暴力的開始,源源不絕,永不止歇。


2 則留言:

  1. Formosun 妳好,
    我是子玲,發現妳的文章真是美妙的事。
    想問問妳是否能轉貼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