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六年,北京首辦「華文戲劇交流暨學術研討會」,舉凡「以中華民族之語言文字作為交流工具的戲劇」皆列入範疇,之後每兩年舉辦(註一),台灣也曾經於二零零九年二月於台北主辦。
本屆華文戲劇節由澳門主辦,除了有為數眾多的研討會場次供學者進行學術交流之外,更將每天早上的第一場研討時段列為「觀戲座談」,並設置主持人、特約評論人,邀請導演、演員及觀眾共同參與。主辦方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讓一齣戲的生命得以延續,也讓觀眾得以在看完戲之後更深入的進行討論。
以下則針對此行所看到的三個作品:香港《卡夫卡的七個箱子》、澳門《七十三家半房客之澳門奇譚》、台灣《K24》略做討論,並藉此觀察華文戲劇節演出趨勢。
現場的氣氛來說的話,澳門當地的《七十三家半》最受觀眾親睞。主要原因是其從澳門在地生活中取材,故事以一個尋找手機的賭場人士做為貫串,時間軸則完整的呈現了二十四小時,也就是「澳門的一日」。透過這個尋找手機的過程,反映了澳門的多樣面貌,舉凡物價飛漲、賭場、日漸疏離的人際關係、沒有夢想的年輕人等等。導演拋出一個又一個的社會問題,並且小心翼翼地將故事緊密的串聯,編導許國權並沒有試圖要梳理任何的問題、也沒有解決的企圖,他所做的就是「誠實面對」。而在這些小人物的切片當中,在地觀眾可以很輕易的找到共鳴、並且理解每一個小故事背後所擁有的巨大影射;相對來說,對外來觀眾就並不是那麼友善,再加上全場以粵語發音,雖有字幕輔助,但俚俗口白之間的生動,卻不是可以精準訴諸文字的。
很明顯的,《七十三家半》是一個做給「本地觀眾」欣賞的戲劇。儘管我在觀眾席震耳欲聾的笑聲中,深深地感到自己身為外來者的格格不入,但另一方面,我又非常羨慕澳門觀眾能夠擁有這樣一齣戲。這樣子的一齣戲走不出澳門、也無法在五年、十年後,依然得到觀眾的喜愛,但無關緊要。因為它的受眾就是「生活在澳門的人」,他所要記錄的就是澳門的「當下」,就如同劇場只存在的,那個當下。
而相對來說,《K24》的手法更加擁抱觀眾,但擁抱的是不是澳門觀眾,就有待商榷了。幾年前曾於台北看過第一季全六集的版本,而這次台南人劇團帶往澳門為修改過的一、二集。《K24》命名由來是「chaos」這個英文單字,也就是「混亂/大亂鬥」,劇情主線是總統千金要演出《羅密歐與茱麗葉》,而情報局接獲線報有人要於演出時謀殺總統千金,於是開始進行的一連串保護以及解謎行動。《K24》初演時最亮眼的是「形式」,其模仿美國電視影集,有片頭曲、片尾曲以及「尚未寫完的劇本」,觀眾在看完一、二級之後需要耐心等待幾個月,才能接著看下去。其次,透過選轉舞台的使用,讓舞台劇並不擅長的換景時間有效縮短,兩場戲之間如同鏡頭的轉換一般順暢,塑造了一種輕鬆、充滿笑聲的現場氣氛。
不過這樣的舞台、這樣的形式並不絕對的適合大劇場。當小劇場的戲搬到大舞台的時候,原先適當而且聰明的設計就必然需要調整。《K24》在大舞台上的演出即顯出這種「以小搏大」的危險性──當旋轉舞台只佔據了舞台的三分之一,演員上下旋轉舞台、進出前後台都被觀眾盡收眼底時,旋轉舞台原先所擁有的流暢和得心應手也就消失了,反之則變得綁手綁。而演員的表演亦如是,當在小劇場演出時,群舞只需要六七個人就可以填滿舞台、氣勢十足;但在大舞台上,不變的演員數量卻顯得形單影之,能量還來不及傳達給觀眾,就已經佚失在偌大的舞台了。此外,包含移地演出時對場地不熟悉,演員的身體狀況、隨意添加當地笑料的危險性、字幕機與演員丟接的速度等等,這些問題都像兩面刃一樣考驗著導演的選擇。
整體來說《K24》在澳門的演出,所獲得的迴響遠不如在台灣演出時,對於劇組來說或許可以作為一個警訊──畢竟這樣一個偵探解謎故事,並不像《七十三家半》一樣自限受眾,反之,卻是一個完整、精美、漂亮的小品喜劇,卻沒能「通吃」,錮中問題,值得深究。
相較於前兩個作品,香港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的《卡夫卡的七個箱子》則是很清楚的表態──「我要說自己想說的」,而不再是「我要做觀眾想看的」。《卡》劇顧名思義,以卡夫卡的作品和人生串起,並且透過七個箱子作為結構,每一個箱子是一個段落,試圖完整的呈現「卡夫卡」三個字所蘊含的意義。
卡夫卡的小說知名度高,但真正扎實讀過的人並不多,最耳熟能詳的作品《變形記》(或譯《蛻變》),其帶給人的印象多半是冷冽、疏離或者艱澀難懂。所以要如何呈現這樣的文本,就成了這齣戲第一個要面對的挑戰。導演選擇的方法是讓形象大過於思考,讓視覺、畫面、聲音來衝擊文字,儘管細節的描繪比不上小說原典所具備的厚度,但透過表演的生動性和舞台的意象找到了另一條路。
我想這不失為一條很好的路。
《卡》劇的導演很認真的面對「卡夫卡」這個龐大的母題,看戲時我們不僅看卡夫卡的小說內容,也看導演怎麼說卡夫卡,更看卡夫卡自己透過信件在說話。透過創作者對文本的剪輯、擺放以及拼貼,我們得以看見擺放者的聲音和姿態,並藉此重溫了卡夫卡。相對於「觀眾至上」、「娛樂至上」的風潮,《卡》劇的導演願意選擇如此不討好的題目就已令人欽佩,在處理上又能夠抱持著不取巧、不討好、觀眾睡著也無妨的心態,真實且誠懇地再現導演心目中的卡夫卡。這個作品的力度、深度、以及誠懇態度,都是這次表演作品當中最讓我
動容的。
本屆華文戲劇節的三地作品,分別呈現了三種面對觀眾的態度:《七十三家半》邀請觀眾體驗戲夢人生、《K24》擁抱觀眾輕鬆娛樂、《卡夫卡》引導觀眾一起嚴肅解讀。這三種姿態並無孰高孰低的優劣差異,唯一有別的是──當眼前的菜色琳瑯滿目時,親愛的觀眾,你選到自己想吃的那一盤了嗎?
--
註一:惟為配合「華文戲劇一百年」慶祝活動,第六屆華文戲劇節(香港‧2007)延至2007年1月舉行,由香港戲劇協會、香港中文大學邵逸夫堂「香港戲劇工程」合辦,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看得全面,立論中肯,讀有所得,誠為佳作。
回覆刪除我在大陸「豆辮」網看到陳恆輝轉貼妳這文。
張錦滿
謝謝您的鼓勵!
回覆刪除陳恆輝導演的作品是這次華文藝術節中我最喜歡的,
希望這麼好的作品有機會來台灣演出,讓更多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