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不好取悅的觀眾,我要很誠心的來說兩句。(基本上不好取悅的觀眾真的一點也不適合去看跨年場, 這個世界充滿了一堆無可奈何的無奈)
首先《歡樂百分百》這個名字實在取的太囧了,尤其整齣戲演完(呃,但劇情來說根本就沒有演完)的時候,安排兩位演員拉著布條跑上場,這根本就是統戰團的格局啊,國光為什麼要自降等級呢。而安排致詞也蠻不智的,基本上長官就是那麼不會講話,但大家都要接受一些掌聲、拿拿麥可風時再就有點可笑了。
我一直覺得謝幕是演員應得的。演員在台上辛苦了整晚,再怎麼樣說,導編甚至團長都是舒舒服服的在台下看戲,(即使整體來說,幕後的努力也許不會比較少,但)去跟演員搶最後的一鞠躬、去講講不著邊際而且莫名其妙的話,對「戲」這個整體來說都是絕對的扣分。
我可以體諒國光長官們領國家薪水必須按照規矩來這個行為,但大家都學學周美青低調的坐在台下,在其位行其事,身為觀眾就盡責的鼓掌不是就夠了嗎。這真的是無奈。
回到戲來說,上半場總共三個折子,分別是《遊龍戲鳳》、《鎖麟囊選段春秋亭》和《送禮迎親》。《遊》有一點小失望,魏海敏青衣可能穿得太久了,還來不及脫下好好活潑一回,演得不夠放,被調戲的小女孩樣貌不夠,反而會覺得魏跟李是不是不太熟囧
第二齣《鎖》選段,發現了一個好演員──汪勝光,雖然是反串,但是唱起來聲音好好聽,完全不輸對手唐文華,唐反串正宮也很棒,透過轎子的安排讓他整場坐唱,再加上貼片得宜,幾乎不會有怪的感覺。倒是旁邊飾演梅香的馮翊綱,因為沒有轎子的修飾,再加上他實在過於搶戲,前一兩次是好笑,但次數多了真的就不好了,觀眾的耐心也是有限,你同樣的梗玩了四、五次,台下的笑聲就越來越奚落了。配角要有配角的樣子,把主角踢下台自己越界,但又撐不了場的演員真的很糟糕。
第三齣《送》的魏海敏就超級棒,飾丑婆子扮醜,用海苔貼芽變成沒牙的老太太,有一點點《金鎖記》的瘋癲樣子,魏也一褪第一折戲的不夠放,開始大力搞笑,我這一段幾乎笑到岔氣,節奏清楚、演員迷人,再也沒有比看這種戲更幸福的感覺了。
整體來說,還有一個我很不喜歡的點就是「現代梗」,演員可以跳出戲劇自我嘲弄調侃一下,像是魏海敏的「『一趕二』真是趕死我了」就好感人,因為那還是京劇的東西,或是溫宇航賣東西物價很高,「果然是從紐約回來的」,觀眾也笑的一塌糊塗,這些都是有跟演員本身或京劇本體相關的,但一直要跟現實扯上關係,硬是要插入新聞上撿到錢要抽幾成的「社會現實」,但又沒有注入任何的批判或看法,就只是把不合宜的東西加入,真的很不喜歡,不過還是有不少觀眾買帳就是了。
下半場《五花洞掃蕩群魔》,很熱鬧而且好看的戲,剛好也可以透過這齣戲把所有演員介紹上台,但看到一整排的武大郎和潘金蓮第一個反應是「這是王嘉明的戲嗎?」簡直如同麥可傑可森滿天飛一般。做這一齣戲可以看到國光的用心,以及對每個演員的尊重,一個一個好好介紹來頭,讓觀眾有機會記住他們的名字。不過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一個相當殘酷的競演舞台,武大郎迴旋轉身、蹲步能不能把動作做好也是相當實際的問題,當演員十六七個排排站在台上,一起起身走,誰的功夫好真是一目了然。尤其盛鑑反串的潘金蓮除了肩膀寬了點之外,扮相真是好看,走路的模樣一點都不輸台上其餘的女演員們。
但不得不說,《掃》戲實在是太早開始翻觔斗了,沒有看時間不知道確切翻了多久,但真的是一波接一波翻個沒完,武戲熱鬧暖個場,這個立意是好的,讓每個人出來獻獻技、讓新演員享受一下觀眾掌聲也是好的,但真是太多了啦。而且可能因為這個多而讓劇情沒有收尾就是很不應該了。雖然結尾可能就只是武大郎跟潘金蓮再出來唱個尾聲,就沒有演出來觀眾也可以明白甚至體諒,但故事只講一半說得過去嗎?戲演到一半、跟斗翻到一半、宋少卿拿著麥可風出來帶領觀眾們倒數,「拿麥克風」這件事就是一個大忌,有人一邊演京劇一邊手拿麥可風的嗎?
我覺得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倒數融進戲劇當中,如果現實編劇上無法這樣做,那也希望他們可以先把戲演完,利用謝幕之際大家再來倒數。畢竟我覺得「看戲跨年」這件事再怎麼樣都是「戲為本」,跨年為bonus,「因為要倒數而把戲劇打斷」真的是是非常荒謬。(既然都這麼荒謬了就再加上個更荒謬的可怕的多媒體設計吧 真是格格不入到一種境界囧rrrrz)
整個回顧來看,這整晚的戲笑聲不斷,我其實也有一定程度的被取悅,但不滿意的地方其實也不少,該說是標準太高還是太不容易被取悅呢?但真的,作為一個觀眾我只想要誠懇的拜託,請讓我們看戲的本身可以單純、乾淨。然後謝謝你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